当前位置:主页 > > 详细信息
离心稳速电机故障分析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根据检修统计,在涉及离心稳速电机的各类故障中,机械故障约占80%以上。

在测得电机直流供电正常时,故障通常发生在电机内部,必须拆开进行检查和修理。拆卸时,要小心地撬开电机上盖,把电刷引线从调速板上焊开,取下调速板,拨下皮带轮,拨开电机壳上的小压片,再轻轻用力将转子和电刷板一起推出来,有些采用金属压嵌的皮带轮,如拔不出来时,可用电烙铁或电热吹风对其适当加热,然后趁热拨出。切忌用力敲击或硬拉硬撬,以防电机轴变曲变形而无法进行修复。
  1.故障现象:电机不转,放音、录音、快进、快倒操作均无效,但电机供电电压正常。
  分析与检修:(1)电刷簧片折断或磨损产生凹槽导致与整流子接触不良,也可能是簧片弹性不佳造成的。可重新修磨与整流子的接触面,用镊子仔细校正簧片位置或更换新电刷;
  (2)用万用表R×10Ω档测整流子相邻金属片间的直流电阻,正常数值应为一个线圈电阻与另外两线圈电阻串联值再并联的电阻值,并且三次测量结果应完全相等。假设每个线圈电阻为60 Ω,则正确读数应为23×60 Ω=40Ω,若阻值为60Ω,说明另外两个线圈之一开路;若阻值为120Ω,则被测线圈开路;若阻值小于40Ω或接近零,则被测线圈漏电或短路,一般是整流子间隙中有电刷掉下的铜屑或炭屑造成漏电;
  (3)电机轴弯曲变形,造成转子铁芯与定子磁铁擦碰。
  2.故障现象:电机转速偏低,放音时音调变得低沉。
  分析与检修:此种故障主要是离心调速器工作失常造成的,一般是调速锣钉松动导致两触点间隙变大而无法接触,也可能是簧片失去弹性或触点间积垢造成接触不良或不接触。调速开关开路使限流电阻R串入电机供电回路,导致电机电流减小,转速偏低。只要用细砂纸或小刀将触点氧化层刮磨掉,再用无水酒精清洗干净,适当调节调速锣丝并校正变形的簧片,故障便可排除。
  3.故障现象:电机转速偏快,放音时音调变高刺耳。
  分析与检修:这种故障也是离心调速器工作失常造成的,主要是在电机超速时调速开关触点不能断开导致转速失控。一般是调速螺丝调节不当使动、静触点接触过紧,簧片变形使动触点压力过大或因频繁跳火使两触点熔焊在一起而不能分离。可调节调速锣钉,校正簧片压力,拨开熔蚀在一起的触点,用细砂纸将触点接触面打磨平整并清洗干净便可。
  4.故障现象:电机转速不稳,时快时慢。
  分析与检修:此故障是离心调速器簧片弹性减弱或变形,使触点不断跳动接触不牢,使得电机电流时断时续引起的。如校正簧片无效,则只能更换新簧片。若故障是因触点有污垢或锈蚀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引起的,可对触点进行刮磨、清洗,使其保持良好接触即可。
  5.故障现象:电机时转时停,不转时手摸电机有微弱震动感,用手轻敲或拨动一下,电机又可以转动起来,但转动无力,放音低沿失真。
  分析与检修:(1)电机转轴两端的含油轴承缺油或干涩,导致时转时停。可将轴承取下,用煤油清洗干净,再滴入少许钟表油或缝纫机油;
  (2)电刷或整流子磨损或接触面有油污,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也可能是整流片间隙存有石墨之类的导电粉屑,引起漏电造成的。修理方法是:用细砂纸磨平整流子上的环状小沟槽,用尖刀或针剔除整流片间的杂物,再将污垢清洗干净;
  (3)有些电机因设计或制作时有缺陷,其本身存在死点,供电电压正常时,须用手转一下才能启动运转,这种有死点的电机只有换新才能解决。
  6.故障现象:电机转动时抖晃严重,有时还伴有机械摩擦噪音。
  分析与检修:此种故障主要是电机使用日久,轴承严重磨损(受力一侧)而造成的,一般电机上有38个安装孔,因此可将电机旋转90度或120度后再重新固定,使轴承受力面不再受力,而将未磨损的一面转到受力方向,然后加注润滑油,大都可解决问题。若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排除故障,则只能更换电机。另外,在修理中不慎将转轴碰弯变形,在录、放音时也会产生严重的抖晃,转轴变形一般无法修复,只能更换新电机。

 

来源:www.simoyibu.com

发布留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收藏本页

 相关链接
  • 没有相关信息